韓「躺平青年」創新高 50萬人選擇休息待業
根據南韓統計廳最新公布的,2025年2月就業數據,南韓15到29歲的非勞動人口,首次突破50萬人,達到50.4萬,所謂非勞動人口,是指既沒有工作,也不積極求職,選擇「躺平」的族群,不少南韓青年認為,大學畢業後在還不清楚方向就進入職場,工作時產生迷茫心態,在沒有找到喜歡的工作前,寧願先裸辭在家休息。來自TVBS新聞合作夥伴-YonhapnewsTV的報導。
位於南韓首爾的兒童職業體驗主題公園,這天參訪的不是小朋友,而是20到30歲的青年,已經出社會的他們,來這裡體驗尋找其他可能的職能發展,成為食品企業的研究員,或是在政府機關就業,體驗偶像練習生、廣播DJ的工作,展現隱藏許久的才藝潛能。
YonhapnewsTV記者:「為了瞭解我是否也有演技天賦,我今天不是記者身分,要來挑戰擔任動畫聲優。哼!黃金田野什麼的,大人會全都消滅掉!」
去年一份以700多名上班族為對象的調查中,每2人就有1人最近1年內有離職經驗,其中73%的人正在準備或計劃再就業。最近離職的崔小姐也來參與職場體驗,找到另一個出路。
南韓民眾 崔娜英:「其實我現在也不是第一份工作,在別的地方工作的時候決定跳槽,今天又到處嘗試,好像重新思考了一下我的職能傾向。」
調查中最具代表性的離職理由,包括年薪上調、公司內部矛盾和「不適合」,年輕上班族自認,能夠深思前途的時間並不多。
南韓民眾 鄭妍珠:「大學就讀科系是在高中時決定的,與當時的決定相比,帶來很大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思考的時間很少。」
很多年輕人在還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不知不覺進入職場,工作時產生迷茫心態,有些人礙於經濟壓力繼續苦撐,但更多人寧願先裸辭在家休息。
YonhapnewsTV主播:「有工作能力但不進行求職活動的青年,首次超過了50萬人
和南韓青年族群相關的僱傭指標全都變差,根據南韓統計廳統計,今年2月青年就業人數,與一年前相比減少了23.5萬人,青年族群僱傭率下降了1.7%。青年就業率是自2021年2月,4年來的最低值。繼去年突破40萬人躺平後,短短一個月內又增加了7萬人。
YonhapnewsTV報導:「統計廳對此分析說,企業偏好錄用有經驗的員工等等,對青年族群產生了不利影響。也就是說,大多數青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不得不休息。
南韓青年失業率上升了0.5%,時隔2年進入了7%左右。有人擔心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青年們在家躺平會阻礙國家經濟增長。
高麗大學勞動專門研究生院教授 金成熙:「可生產人口數量持續減少,我們的潛在增長率正在下降。都集中在時薪制勞動上,只能走向不穩定勞動的情況下,青年們能做的工作沒有多少。」
去年南韓大企業聘用的應屆畢業生中,有28.9%的人已經是有經驗的中古新人,比2023年增加了3.2個百分點。他們的平均資歷最多的是「1到2年」,佔50.8%,其次是「6個月到1年」和「2到3年」。
韓國經濟人協會經濟調查組長 朴龍民:「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的長期化,和國內外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可以直接投入到實務中的中古新人或有經驗的員工偏好現象似乎更強化了。」
韓國央行等主要機構,將今年南韓的經濟增長率下調到1%左右,專家預測,企業偏好中古新人的現象,將持續下去。